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阳春曲·知几

白朴 白朴〔元代〕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懂得“持盈保泰”的道理,懂得“知足不辱”的道理,却牢牢地把嘴闭着,明白谁是谁非却只暗地里点头。姑且在诗书堆里停留吧,对世事悠闲地袖手旁观,即使贫穷到了极点也是荣幸的。

今天有酒今天就醉个痛快,先喝光这杯里有限的酒。回头之间沧海成为陆地而扬起飞尘。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已没剩下几个白发的故人。

我不为酒所困扰,搜索枯肠,终日苦吟,也常常因浓郁的作诗兴致惹起豪饮的酒兴。一个无用之人,在这一年四季里闲居度日,以诗酒为乐,永葆天真的本性。

张良辞官修仙学道,是为保全自身打算;范蠡辞官归湖泛舟,是为远避祸灾考虑。智者仁者忘情山水,隐居山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组小令收入《太平乐府》卷四、《乐府群珠》卷一、《雍熙乐府》卷一九中。白朴之所以持有明哲保身的世界观和处世方法,一方面,与“以常承了他们的处世态度相穿着雁口,没个人敢咳嗽”的元代社会现实有关,另一方面,亦是他复杂多变的遭际身世的产物。他七岁遭战乱,“仓皇失母”,随元好问寄居聊城;四年后回到父亲身边,父亲白华已由原金朝枢密院判,始而投宋,再而投蒙古,所谓的臣节尽丧,不齿于士林,也不讨好于新朝,自遺自责,精神负担极重。这给予正在成长中的白朴,当是个深刻的刺激,并直接影响他对自己生活道路的选择。父辈的先“荣”后“辱”,促使他看破荣辱,超然于荣辱之外;新旧朝代交替的是非曲直,成王败寇,被压抑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白朴的《阳春曲·知几》一共有四首。这种把声调格律完全相同的曲词重复填写,在元散曲中称“重头小令”。曲题“知几”语出《易·系辞下》:“子曰:知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第一首曲子表明了作者对世事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安于贫困,认为名士自风流。小令劈头一联对偶。“知荣知辱”出于老庄思想。作者说自己知道何者为荣,何者为辱,只是“牢缄口”,不愿说破而已。“谁是谁非暗点头”句意几同。“诗书丛里淹留”表现了白朴的主要生活内容。曲子中“闲袖手,贫煞也风流”两句化用苏轼、元好问等人词句,表现了作者的安贫乐命的思想。这种远官场而近贫民的生活态度和处世观念,在元代知识界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第一首曲子表明了作者对世事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安于贫困,认为名士自风流;第二首曲子抒写作者对人生短暂、生命不再的感叹,表现了以酒自娱、放浪形骸的人生态度;第三首描写作者自己的诗酒生涯,抒发乐天知命的闲适情感;第四首回答自己为什么采取缄口免祸、纵情诗酒生活态度的缘由。这组曲子押韵整齐,引用经典历史典故,把别样的人生、生活书写得淋漓尽致。

白朴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159篇诗文  7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鸿秋·春情

张可久 张可久〔元代〕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华山

刘崧 刘崧〔元代〕

翠褵千峰合,丹崖一径通。
楼台上云气,草木动天风。
野旷行人外,江平落雁中。
伤心俯城郭,烟雨正冥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耕读轩

王冕 王冕〔元代〕

路逢谁家子?背手牵黄犊。
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
辄耕且吟诵,息阴坐乔木。
南山豆苗肥,东皋雨新足。
凉气满郊墟,书声出茅屋。
古来贤达人,起身自耕牧。
买臣负薪歌,倪宽带经读。
寄语少年徒,行当踵前躅。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