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十首·选二
苏曼殊〔近现代〕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逢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她踏着水波而来,肌肤像雪一样洁白,亲手拿着一片红叶,要我在上面题诗。
我还给她一钵饱含无奈的泪水,只恨我们相遇时,我已剃度为僧,无法回应这份情意。
春雨绵绵的楼头,传来尺八箫呜咽的乐声,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看看浙江的潮水?
如今我穿着草鞋、捧着破钵,没有人能认出我,在这旅途中,又踏过了第几座开满樱花的桥?
注释
凌波:在水上行走。
尺八:古管乐器名。
赏析
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曾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尤其是第三次出家后不到一年,又匆匆还俗,甚至连僧衣僧鞋都来不及更换,又以一个和尚的身份与诗人的气质回到尘俗之中。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这两首《本事诗》充分表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才情和内心矛盾。
柳无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日本歌伎百助枫子所写,但苏曼殊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
简析
此诗以清丽笔触写深情憾事。前两句绘女子凌波而立肌如雪,亲持红叶索诗的灵动场景;后两句以一钵无情泪道破僧人身份,恨不相逢未剃时直抒爱而不得之痛。下阕春雨楼头尺八箫营造凄迷意境,何时归看浙江潮藏家国之思,芒鞋破钵与樱花桥的对比,尽显飘零孤苦,情与理、出世与入世交织,哀婉动人。
内蒙东部纪游·陈旗草原二首
老舍〔近现代〕
陈旗一碧到云边,莫谓江南景独妍。
六月人归花满地,随时雨过翠连天。
远丘流雪群羊下,大野惊风匹马还。
隐隐牧歌何处起,遥看公社立炊烟。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踏莎行·水绕孤村
吕碧城〔近现代〕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